发布时间
/
浏览次数
624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高等学校党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鲁发[2005]9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5)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于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3)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4)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二、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用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激励大学生胸怀天下,立志高远。用中华传统美德和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帮助大学生涵养身心,开阔视野,以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指导大学生解疑释惑,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条件的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为必修课,并规定相应的学分;根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适时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报告,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和保持心理健康的科学方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鼓励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要选择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准确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积极拓展工作途径,通过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有重点地做好新生、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要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大学生骨干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对他们进行人际沟通、心理问题判断、助人技巧、危机干预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助机制,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能动性,构筑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要发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专业指导,支持他们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开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每年利用5月、10月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中活动月,大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论文征集、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建立咨询教师值班制、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要特别注意防止因心理障碍引发的意外事件发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和有效干预。

    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当今大学生面临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注意分析形成诸多心理压力和困扰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大一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比例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要按照与在校生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备,原则上应具有应用心理学等相应专业硕士以上学历。要充分考虑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的特殊性,在评聘职称、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

     要重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交友、择业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广大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规律,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教育管理,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例和职业道德标准,实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不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四、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任组长,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及辅导和咨询工作。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各高校都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安排和具体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要按不低于在校生人均10元的标准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列入预算,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要进一步发挥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工作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各高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