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布局,航空工程学院负责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光电信息工程领域、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点—航空发动机工程领域的建设工作,此外还参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建设筹备工作,负责二级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建设。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由航空工程学院承建,在建设中发展航空特色,填补省内航空电子领域空白,下设3个学科方向,分别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航空光电传感技术)、电路与系统(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电子控制系统)、物理电子学(航空电磁材料技术)。学科现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2人,2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被聘为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并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人被聘为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青年专委会委员。学科团队知识结构相对合理,年轻化,具有一定的专业业务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科建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省级航空电子信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航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设有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人驾驶航空器测控系统滨州市技术创新中心、滨州市无人机智能化集群空防重点实验室、航空光电信息处理与控制滨州市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各1个,省级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1项,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3个,建有省级‘三创教育’引领下电子信息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1项,为山东省无人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具备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资质,设有中国航空学会全国青少年无人机科学素质等级考务中心。近几年,学科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8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航空类研究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百余篇,获批国际、国内专利100余项。获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